浙江舟山构建“大海防”格局助力海洋经济

发布日期: 2025- 10- 30 11: 44 来源: 人民公安报 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如果内容不能正常显示,请安装pdf软件

“我们是警察,请打开货物接受检查。”近日,浙江省舟山市公安局捣毁一个非法捕捞水产品的犯罪团伙,现场查获非法捕捞的水产品2000余公斤。近年来,浙江省舟山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海洋强市战略部署,系统推进海防管治能力、共治合力与智治战力建设,全力构建“大海防”管理新格局,为有效维护海域安全稳定、服务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公安力量。

强化海防管治能力

海防管控,基础在要素,关键在治理。舟山公安全面开展涉海要素标准化治理,系统梳理船舶、船员、岸线、码头、滩涂、岛礁、养殖区等基础要素,常态化运行“市—县—所”三级海防工作台机制,实现“人、船、企、车、港”等全要素动态更新,切实做到“底数清、动态明”。去年以来,舟山公安已核查船舶8000余艘,采录重点涉海单位与场所1500余个,备案重点船舶进出港及修造信息4000余条。

在定海区远洋共治中心的数字大屏上,700余艘远洋渔船的实时定位如星点般跃动,船舶轨迹、风险预警热力图交织成一张“动态海图”。今年3月,舟山市建成并运行“远洋共治中心”,联合边检、海警等九部门,出台涉海执法协作规范,建立“三会四联”、长三角跨域协作等机制,推出一站护企二十项举措,为远洋船员管理与企业平安出海提供全方位保障。

凝聚海防共治合力

“前方船只,请停止航行,我们是公安、海警联合检查组,现对你船例行检查……”这是8月下旬发生在沈家门渔港马峙锚地海域的一幕。当天,普陀区公安分局海防管理大队联合舟山海警局普陀第一工作站,在沈家门周边海域进行巡查。

海防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必须打破部门壁垒、强化协同联动。舟山公安积极推动公安海防专业力量建设,建立以海防部门牵头的多警种合成打击治理模式,在全市重点港区布局8个综合型海防联勤工作站,38个涉海派出所全部配备专职海防民警,夯实基层海防力量。舟山公安积极构建“大海防”管理格局,建强市级海防研判中心,协调边检、海事、海关、渔政、港航等部门进驻,制发《涉海执法协作实施办法》,联合出台涉案冻品处置意见,真正形成“以专对专”的执法合力。

同时,舟山公安深度培育“东海渔嫂”“瀛洲红帆”“远洋义警”等55支共670人的群防队伍,创新推出“海上娘舅船”“渔船法治宣传员”机制,推广“枫调渔顺”海上矛盾纠纷闭环管理模式,推动698名岸线长、码头长责任落实,构建起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的海防共同体。

提升海防智治战力

2024年6月的一个深夜,一艘关闭AIS的船舶悄悄靠泊定海岸边,试图逃避监管。这未能躲过“智治海安”涉海智慧管控平台的精准捕捉。经综合研判认定,该船舶存在重大走私嫌疑。舟山公安随即启动“两栖联合执法”应急机制,集结海事、海关缉私等部门人员和船艇开展抓捕行动,现场查获走私冻品等货物300余吨,涉案价值1000余万元。

科技是海防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动力。舟山公安牵头组建全市雷达感知网络,打通13家涉海单位信息共享渠道,全面汇聚码头、修造船企、油库及光电、AIS、北斗等要素数据,打造“智治海安”涉海智慧管控平台,实现全市海域船舶动态、岸线布防一屏可视、全程可控。同时,以海量数据和前沿技术为支撑,舟山公安建成海上反恐怖、反走私、反偷渡、禁毒、生态保护等5大应用场景,加快推进海防“智能体”研发,开发入境船舶可视化筛查、船舶三色识别关注等13个功能模块,对重点海域、重点目标实行全天候动态监测。去年应用以来,该平台已辅助侦破涉海案件34起,案值2.6亿余元,科技赋能海防实战成效显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