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5年11月份水产养殖病害分析及预测与对策 一、病害情况 本月全市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检出病害3种,其中细菌性2种、病因不明1种。 本月南美白对虾已基本起捕完毕,无病害。 大黄鱼测报水体44600立方米,放养37.56万尾,无病害。 三疣梭子蟹病害:全市测报点发病总面积280亩,其中弧菌病125亩,病因不明病90亩,肌肉乳化病65亩,死亡总数20.5万只。定海小沙等测报点检出弧菌病、肌肉乳化病;岱山拷门测报点发现病因不明死亡,面积40亩,死亡15万尾,怀疑农药中毒所致;普陀六横测报点检出弧菌病100亩,肌肉乳化病50亩和病因不明症50亩。 二、下一阶段病害预测 12月份,本市水温持续下降,病害减少。应继续做好大黄鱼病害预防工作,其中细菌性溃疡病仍是重点;三疣梭子蟹养殖应注意防范梭子蟹“肌肉乳化病”等细菌性疾病。 三、病害防治对策 1.科学投喂,加强育肥。因水温下降,养殖对象摄食能力下降,应科学控制投饵量,加强育肥,并注意在饲料中添加渔用多维和免疫增强剂。 2.科学调水,保持水位。随着昼夜温差加大,为了使养殖对象安全过冬,在科学调控水质的同时,应适当加深围塘水位,做好越冬准备工作。
二、科学投喂,提高养殖对象的越冬抗寒力
首先,要注意投喂优质饵料,营养要合理全面,避免单一,以满足其越冬营养需求,并注意添加免疫增强剂。其次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、适量投喂,坚持适量多次。水温低于15℃时少投喂,低于6℃时不投喂,晴天时多投喂,阴雨低温时少投喂,水质好时多投喂,水质恶化少投喂。最后,应定期投喂药饵,增强养殖对象体质,提高抗病御寒越冬能力。
三、加强越冬管理,做好病害防治工作
加强水质管理,要常巡塘,早、中、晚观察水色变化,确保池水做到“肥、活、嫩、爽”。如发现水质变色、浑浊、变黑、有腥臭味,表明水质变坏,需要及时更换新水。